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在北宋当名医 第4节  (第6/8页)
他是不怕的,就是怕出师不利。    何首乌要制熟,需要三蒸三晒,期间要用黑豆拌均上锅蒸,蒸好再晒干,干的首乌片再继续炮制,蒸好,再晒干。    三次之后,等何首乌的颜色变成黝黑发亮,闻着有熟首乌独特的药香味,摸着有油脂般的质感,就算是制成了。    春日暖烘烘的,正好合适用来制首乌。    当晚,许黟就点着油灯,把晒干表皮水分的何首乌切成片。    次日一早,他背上分类捆好的药材,让小黄守家,自个背着竹筐出门。    东街的妙手馆是除去盐亭县官医外,最大的医馆。里面出名的就属陈大夫,此外,还有三个年纪较轻一些的,看着三十多岁的坐堂大夫,另有几名挑拣药材的学徒。    许黟要把药材卖去的,就是这妙手馆。听闻他家还在潼川府其他几个县开了分号,里面的大夫都是小有名声,无一例外,诊金都不便宜。    看的病人多,药材用量就大,他家是县里收药材最多的一家医馆。    许黟算是早出门了,哪想到穿过市井,来到妙手馆前,看到收药材处的小门,已经排了六七个穿着短褐的百姓。    大家都是背着筐,提着篮,或是用麻绳捆着,或多或少的,都是十来斤,或是几斤药材。    突然看到有个少年郎背着半人高的竹编筐,排队的人齐齐地侧目打量这个格格不入的少年。    看清里面装有几十斤的药材后,纷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